国内资讯
年产值250亿、占全国1/3!这个县的校服产业为何这么强?
全球纺织网
2023/10/27
浏览数:103

剪裁、缝纫、熨烫、整理包装……走进泉州市惠安县多家校服企业,看到生产车间呈现一派繁忙景象,流水线上工人有条不紊地赶制多种款式的校服。对于当地各大中小型校服企业及一线工人而言,每年9月份校服生产“小高峰”,“加快生产赶订单、确保校服供应”已成为一种习惯。

据了解,校服产业作为惠安县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是从上世纪80年代“走供销”开始发展起来的,目前该县拥有县域内校服生产企业200多家、县域外校服生产企业约500家,带动就业人数15万人,近三年来年均产值250亿元,约占全国校服市场份额三分之一以上。惠安校服声名鹊起,渐与惠女、惠雕、惠建并列,成为惠安的又一张烫金名片。

作为全国最大的校服产销集散地,惠安县已形成集辅料配套、产品设计、生产加工、市场销售等于一体的校服产业集群。惠安县在2018年被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授予“中国校园服饰产业基地”称号;今年,福建省纤维检验中心分中心落户惠安,助力校服产业高质量发展。

注重品质是基础

从仅有几台缝纫机,到坐拥上千平方米厂房;从家庭小作坊,发展为成规模的大企业……这是不少惠安校服企业的“成长历程”。与很多民营企业一样,生产出有质量保障的产品是它们的成长秘诀,所以几十年来,惠安校服企业严把产品质量关,用心做好校服产品。

福建泉州爱格乐制衣有限企业的生产车间,缝纫机“哒哒哒”地忙碌着,工人正埋头在流水线上赶制一批秋冬款校服。据了解,在生产高峰期,该车间每天可生产2万~5万套校服。

“大家企业从上世纪80年代的一间平房、一台缝纫机起家,如今发展成为集学生装设计、制作、销售、物流及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企业。多年来,大家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把专注缝进每一件校服内,力求让每一名学生穿上安全校服。”爱格乐制衣有限企业总经理蔡志宏告诉记者,在他看来,校服安全与学生健康成长息息相关,每一件爱格乐出厂的产品,都需要经过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的检查检验。

除了严把校服质量关,爱格乐制衣有限企业也非常注重校服的细节设计。在蔡志宏看来,每一件校服都是学校的符号,可以反映一所学校的校园历史及学问,作为校服生产商需要敬重每一款校服原有的设计。为了让校服更时尚、学生更爱穿,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也会积极与学校进行沟通,结合当下的审美以及校服的实用性,对袖口、口袋、裤腿等细节进行设计。“大家现在拥有100多种校服款式,获得实用专利30件,年制作校服生产能力达200万套件。”蔡志宏先容,得益于该企业懂得敬重客户需求,做好每一件衣服,使得其业务遍布福建省内以及广东、河南、陕西、海南等全国多个省份。

爱格乐制衣有限企业的成长映照了惠安校服产业的发展历程,现如今,惠安县拥有“全国学生服饰南方研发中心”“全国学生装面料新同兴研发中心”和“东华大学-海丝新梦园-时尚校服研发中心”等国家级的研发中心3家,获得工艺美术师、助理工艺美术师(服装专业)任职资格的技术人员100多名。惠安校服企业多次在国家级、省级比赛和国际校服博览会中摘金夺银,并多次获评“全国校服知名品牌”“中国十佳校服品牌”等。

提升竞争力是关键

福建是我国的纺织服装大省,随着惠安校服产业链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企业落户惠安。这些企业不局限于校服生产,也有面料生产研发、市场销售、互联网App开发等。它们的入驻,也助力惠安校服产业更好地发展。

来自福州市长乐区的周善派在上世纪90年代便来到惠安县发展,经营的是一家卖针织面料的门店,他属于第一批被惠安校服产业吸引过来的“新泉州人”。“因为当时惠安当地已经有很多生产校服的厂家,厂家需要纺织面料,这里有商机、有赚钱的机会,我就把店开到惠安。”周善派告诉记者,他在2005年创办了福建新同兴教育产业集团,是一家专注于面料和校服生产供应、设计研发、销售的企业。

经过多年发展,福建新同兴教育产业集团已成长为国内学生装面料开发的领先企业,拥有涤纶丝加弹生产线8条,日产丝量达30吨以上,拥有国内先进校服生产设备100多台,年制作校服超100万件,产品年产值达2亿元以上。“自主研发是企业发展的法宝。目前企业有几百种面料可供客户选择,颜色更是五花八门。”周善派说,面料生产及研发是企业生产的“重头戏”,可占到产值的80%以上。

多年来,惠安不但形成校服产业集群,成为创新、创业的一片热土,从惠安走出的企业家也把校服企业开到全国各地。近年来,惠安县充分发挥校服产业市场渠道优势,引导在外惠籍校服企业家回乡创业。人才、产业、资金、技术等的回流让惠安校服产业更上一层楼。近年来,百裕集团回乡成立惠安企业,校园达人工贸在惠安成立分企业,奔立尔在惠安设立加工中心,海丝新梦园盘活闲置厂房总部落户惠安;云趣智慧校服互联网平台入驻惠安校服基地;深圳伟奇国际教育科技股份有限企业计划在惠安县投资4.5亿元,盘活惠聪机械用地,引进日本先进校服生产线15条,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3亿元……

多方联动是助力

“随着校服产业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愈趋剧烈,惠安校园服饰装备行业协会于2019年正式成立。”周善派先容,他本人担任协会秘书长一职,协会会员企业200多家,分布在全国22个省份,协会主要发挥政府和企业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政企良性互动,共同做大做强惠安校服产业。

为进一步加快推动惠安校服产业发展,提升产业聚集效应,打造中国校园服饰产业基地,惠安县出台了加快校服产业发展若干措施。惠安县工信商务局副局长黄桂烽先容,惠安县拿出“真金白银”的一系列举措支撑企业提档升级、鼓励校服企业升规纳统、降低入园企业租金成本、推动产业聚集发展;鼓励企业参与县域外招投标和参加国内重点展会、支撑企业拓展市场;鼓励企业技改提升和提升创新水平,引导企业参与标准制定、加强产品质量检测,积极提高行业话语权,积极培育惠安校服品牌;支撑组团参加专业展会、鼓励开展业务培训活动、开展校服产业技能竞赛等。

“目前,大家正着手争创‘惠安校服’地理标志性品牌。”黄桂烽先容,惠安县正着力建设中国(惠安)校服基地产业园,目前已建成投用和在建厂房包括欧派教育、伟奇服饰、校服基地(一期)等,已入驻校服产业链上下游企业50家,纺织、辅料销售企业近100家。该产业园将以新同兴针纺织有限企业和百裕集团为产业龙头企业,积极打造全国知名的校园服饰产业集群。

在黎明职业大学新材料与鞋服工程学院副教授郑晓敏看来,惠安县校服产业经过40多年的深耕发展,从作坊加工到产业集群,从生产销售到设计研发,一步一个脚印“踩出”全国最大的校服产销集散地。

校服具有商品属性、教育属性和学问属性,关系学生健康成长,关乎千家万户,也成为惠安县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记者通过调研走访,发现惠安校服产业之所以能发展到如今的规模,离不开“积累”二字。

通过40余年的摸索,惠安大部分校服企业积累了不少经验、市场以及口碑。记者在采访新同兴与爱格乐等企业时,他们都反复提及“安全”二字,并在生产车间内部设置层层关卡,力求每件校服都有质量保障。也正因为企业有了这样的意识,他们才能不断积攒口碑、获得市场消费者青睐。

厚积方能薄发!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惠安县为民营企业家干事创业提供广阔的发展舞台,广大校服企业需不断积累,围绕主业深耕细作,持续锻造和提升核心竞争力,以民营经济之力助力惠安校服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新趋势,当前处于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相较于国内其他地区高度发达的服饰产业,产销量占据全国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的惠安校服产业也亟需在保持产业链优势的前提下,通过各方资源加持,提高竞争力,包括人才支撑、科技赋能、产业联盟等。如,加强企业与当地职业学校及高校的双向培养,既能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还能改善企业人才储备的问题。同时,加大标准化生产、数据化管理、品牌化运作、高科技融入,推动校服设计与消费市场的良性循环。

此外,校服作为校园学问的物质载体,具有“以衣载道,修身明德”的独特教育功能,校服企业也应多挖掘地方学问,将校服设计与地方学问相融合,使校服既需符合当代审美,又能令传统的地域学问得到传承和延续,提高美育功能。

数据表明,我国现有在校中小学生2亿人左右,基本上每一所学校每个学生少则2套,多则6套,预测全国校服行业市场规模逼近千亿大关。处于“茁壮成长”期的惠安校服产业,可把握时机,乘着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东风,做优做强。

*请手机端微信扫描或长按识别“产品手册”、“公众号”、“网站”等二维码,可了解各企业系列产品内容!

欢迎留言

 
 
欢迎投稿
CTA中国纺织助剂月刊杂志投稿声明:
        (1)投稿文章一经采用,支付编辑稿酬200元/篇(如优势产品应用、经验类总结文章等);
        (2)本刊投稿邮箱为
                 ctanet@163.com(企业)
                 350652029@qq.com(个人)
        (3)月刊杂志十余年投稿文章集结在网站和微信“专家投稿”栏目,感谢关注!

品牌推广咨询 020-84869930
请关注微信:CTA666
微信视频号:巴络克CTA纺织助剂网
抖音号:CTA2007
浏览书橱,可翻阅电子杂志及产品资料!
  索 阅           投 稿           书 橱        更多杂志    

索阅杂志、原料/助剂/牛仔洗水/设备/行业会议/检测产品等资料 更多索阅信息

我要找产品、解决方案 更多求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