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锦纶/莱卡弹力针织物吸湿快干整理应用研究
彭志忠
(广州瑞启化工科技有限企业 广东广州510660)
摘要:探讨了RICHFIX NPU liq在锦纶/氨纶弹力针织物上的应用,对整理后织物的毛细效应综合值、导湿综合值、水分蒸发速率及耐洗涤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RICHFIX NPU liq整理后赋予了锦/氨纶织物高品质的吸湿快干性能特性,改善了锦纶弹力织物的穿着舒适性,提升织物手感和服用性能;并具有良好持久性的整理效果,且对织物色牢度、色光影响极小。
关键词:锦/氨纶针织物;吸湿快干整理;吸湿性;快干及耐洗性;抗静电
前 言
锦/氨纶弹力面料质地柔软手感好,具有很好的拉伸率和回弹性,经酸性染料染色、印花后,织物色泽鲜艳亮丽,是较流行的高档内衣、休闲和针织运动服装面料;虽然锦纶纤维分子中具有亲水的酰胺基,在标准状态下的吸湿率仅为4.5%左右,锦纶织物的亲水性不理想;同时高档锦/氨面料的氨纶丝含量高,由于氨纶纤维分子没有亲水基团,且分子堆砌紧密,水分子很难进入纤维内部,其吸湿性差;锦纶/氨纶织物作为贴身面料,尤其当人体出汗时,穿着者常有闷热不适感等而影响了其穿着舒适性;特别是为改善酸性染料染色后织物的色牢度,需用酸性固色剂在纤维表面形成一层聚合体,这将增加锦纶纤维的疏水性,相应地阻碍吸湿排汗功能的实现。
随着人们对服装面料的舒适性、健康安全性和环保性等各种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吸湿透气且质感柔美的功能面料以其较高的舒适性而深受消费者青睐。所以高品质的弹力锦纶/莱卡运动服装及内衣面料,在满足锦纶纤维高性能(即色泽艳丽及高牢度结合)基础上,一定要能迅速地吸取汗水,并能将汗水从贴近皮肤的一面快速地传递到织物外侧一面,即具有优良吸湿排汗的性能,来达到服装穿着的热湿态舒适性。
本课题就提高锦纶/莱卡弹力织物的吸湿排汗效果、改善织物的服用舒适性,探讨了RICHFIX NPU liq吸湿排汗整理剂对锦纶/氨纶织物整理应用;并测试RICHFIX NPU liq整理后锦纶/氨纶织物吸湿快干性能的耐洗性及对织物色牢度等的影响。
1.试验内容
1.1 材料(织物及助剂)和仪器
织物:锦纶/氨纶弹力染色针织布(锦纶80/氨纶20)。
助剂:吸湿排汗整理剂RICHFIX NPU liq(广州瑞启化工),HAc,标准粉WOB。
仪器:P-AO气压电动小轧车,101A-Ⅱ电热烘箱,R-3型定形机,SW-12A耐洗色牢度试验机,YG631型汗渍色牢度仪,Y902N型汗渍牢度烘箱,PHS-3B精密PH计、秒表。
1.2 染整工艺流程
锦纶/氨纶针织物染色→水洗、净洗→固色(→烘干)→织物吸湿排汗整理→预烘→热定形拉幅→成品。
1.3 吸湿排汗整理
取酸性染料染色后的锦纶/氨纶针织物,浸轧不同浓度的RICHFIX NPU liq进行吸湿排汗整理。
整理工艺处方/g/l:
RICHFIX NPU liqx
PH值(醋酸调节) 4.5~5.0
浸轧温度/℃ 30~40
工艺条件:浸轧(轧余率70%~80%)→烘干(100℃)→热定型(温度130~170℃、时间50sec)→冷却、测试。
1.4 性能测试
芯吸高度(垂直毛效)按FZ/T O1071-2008《纺织品毛细效应测试方法》测试。
润湿扩散性 按GB/T 21655.1-2009《纺织品 吸湿速干性的评定》测定。
快干性能(水分蒸发)按TTFO 007《纺织品 吸湿速干性的评定》测定。
耐皂洗色牢度 按ISO 105-C06-C2S《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测试。
耐汗渍色牢度 按ISO 105-E04《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汗渍色牢度》测定。
耐海水色牢度 按ISO 105-E02《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海水色牢度》测定。
2.结果及讨论
2.1 RICHFIX NPU liq整理剂浓度的影响
取酸性染料染色后的锦纶/氨纶针织物,按1.3整理工艺(选择热定形温度160℃、时间50sec;工作液PH值=4.5~5.0)分别浸轧不同浓度的RICHFIX NPU liq进行整理;测试了整理后织物的毛细效应综合值(垂直毛效、滴水润湿扩散性)、扩散(散湿)面积值及水分蒸发速率等性能指标,对锦纶/氨纶织物的吸湿快干性能进行研究;测试结果表1所示。
由表1结果可看出,锦纶/氨纶织物吸湿快干整理时,整理剂浓度对织物的吸湿快干性能有较大的影响;随着整理剂RICHFIX NPU liq浓度的增加,锦纶/氨纶织物的亲水性(垂直毛效、润湿扩散)、导湿扩散性及水分的蒸发率等也显著提高;当RICHFIX NPU liq整理浓度50g/l时,织物的吸湿快干综合值最佳,即织物获得了优异的吸湿排汗效果。
2.2 工作液PH值的影响
选择浸轧整理剂RICHFIX NPU liq 40g/l,按1.3整理工艺(选择热定形温度160℃、时间50sec)对锦纶/氨纶织物进行整理,分别测试整理液不同的PH值进行吸湿快干整理对织物的综合性能影响;测试结果表2所示。
由表2结果可看出,锦纶/氨纶织物吸湿排汗整理时,整理液PH值的变化对织物吸湿快干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当RICHFIX NPU liq整理液PH值=4.5~5.0时,锦纶/氨纶织物的吸湿快干综合值(亲水性、吸湿扩散性及水分的蒸发率等)最佳,即织物获得了优良的吸湿快干效果。
2.3 定型温度对整理效果的影响
选择浸轧整理剂RICHFIX NPU liq 40g/l,按1.3整理工艺(工作液PH值=5.0、定形时间50sec)对锦纶/氨纶织物进行整理,测试不同处理温度下进行吸湿排汗整理对织物的综合性能及对应耐洗性(水洗15次)的影响;测试结果表3所示:
附:耐水洗条件:ISO 6330/40℃缓和烘干
由表3结果可看出,锦纶/氨纶织物吸湿排汗整理时,不同定型温度的变化对织物的吸湿快干整理及其耐洗性存有一定的影响,热定形温度较低耐洗性稍差;当RICHFIX NPU liq整理定形温度160℃~170℃时,锦纶/氨纶弹力织物的吸湿快干综合值(亲水性、吸湿扩散性及水分的蒸发率等)获得最佳效果且耐洗持久性好;因此,可选择定形温度160℃~170℃以获得最佳的综合效果。
2.4 耐洗性测试与分析
整理效果耐久性包括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洗涤、气候、摩擦等,作为服用产品,耐洗性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采用整理后的锦纶/氨纶织物以及经不同次数洗涤后,测试比较其吸湿快干综合值(亲水性、吸湿扩散性及水分的蒸发率等)保持程度;其综合值保持的越好,表示其整理效果经久耐洗的性能越好。
选择浸轧整理剂RICHFIX NPU liq 40g/l,按1.3整理工艺(工作液PH值=5.0、热定形温度160℃、时间50sec)对锦纶/氨纶织物进行整理,并测试吸湿排汗整理织物综合性能的耐洗性;测试结果表4所示。
由上表4可知,整理剂RICHFIX NPU liq整理后的织物经洗涤后吸湿快干综合值下降的幅度较小,即洗涤过程中吸湿快干性能变化不大;而且在洗涤30次后其一直都保持在较高的水准;可见经整理剂RICHFIX NPU liq整理后锦/氨纶织物的吸湿排汗性能的耐洗涤性能好,极好地保持织物的耐久性吸湿快干性能。
2.5 吸湿排汗整理对织物抗静电效果的影响
取染色后的锦纶/氨纶针织物,按1.3整理工艺(选择热定形温度160℃、时间50sec;工作液PH值=4.5~5.0)分别浸轧不同浓度的RICHFIX NPU liq进行整理,测试整理后织物的抗静电效果;测试结果表5所示。
附:半衰期法:FZ/T 01042 《纺织材料 静电性能 静电压半衰期的测定》。
由表5结果可知,整理后的锦纶/氨纶织物具有很好的抗静电效果;RICHFIX NPU liq的分子活性成分与纤维发生反应,使其自有的亲水基覆盖在纤维表面,大大降低了纤维表面电阻而减少了表面静电,织物静电半衰期缩短;同样也降低了锦纶/氨纶织物静电吸附污垢几率,提升了织物易去污的效果。
2.6 吸湿排汗整理对色牢度的影响
选择浸轧整理剂RICHFIX NPU liq 40g/l,按1.3整理工艺(工作液PH值=5.0、热定形温度160℃、时间50sec)对锦纶/氨纶织物进行整理,测试吸湿排汗整理剂对(固色后)锦纶/氨纶织物色牢度的影响;测试结果见下表6。
从表6可知,锦纶/氨纶染色织物经吸湿排汗剂RICHFIX NPU liq整理后,织物的湿牢度(汗渍及海水牢度等)稍微有一定的变化,但其影响甚微;因此,RICHFIX NPU liq整理后的锦纶/氨纶织物对色牢度几乎没影响,这样在保持织物色牢度的同时,极好地提高了产品的吸湿快干效果。
3.结语
(1)经吸湿快干整理剂RICHFIX NPU liq整理的锦/氨纶弹力织物,其毛细效应综合值(垂直毛效、滴水润湿扩散性)、扩散导湿综合值及水分蒸发速率等都得到极大的提高,以赋予锦/氨纶弹力织物优异的吸湿快干效果,织物显示优越的吸湿、导湿透气能力,极大地提高面料的穿着舒适性。
(2)RICHFIX NPU liq整理剂不仅显著改善锦/氨纶面料的吸湿排汗性能,而且具有极佳的耐洗持久性;也提升了锦纶及锦纶/莱卡弹力织物抗静电及易去污的整理效果,不影响染色织物的色光及色牢度。
(3)锦/氨纶织物经RICHFIX NPU liq吸湿快干整理后,也赋予织物高品质的柔软整理,比未整理前更具有光弹飘逸丰满的手感;进一步改善面料的保形性、抗起毛起球性及耐磨性和撕破强力等。
参考文献:
[1]严琰,施秋萍,朱泉.锦/氨织物的固色和吸湿排汗整理[J].印染,2010,19.
[2]沈细周.锦氨针织物吸湿排汗整理的耐洗性研究[J].针织工业,2013,11.
[3]彭志忠.高品质超细锦氨弹力织物染整工业研究[J].CTA纺织助剂网,2014,11.
编辑概况:
彭志忠,男,印染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纺织染整、印花新技术研发及技术应用推广等工作。
手 机:13922372675(微信同号)
E-mail:pengzhong7798@126.com.
地 址: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城科研路12号